冰雪·资讯 | 鼓舞战“疫”士气!4名哈尔滨运动员被体育总局点名表扬

    2025-08-11 07:16:05

    所做举措表示支持和理解

    新华社报道 各冰雪项目国际组织负责人近日对中国冰雪运动管理机构和各冰雪项目国家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举措表达了支持和理解,希望与中国继续紧密合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而共同努力。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后,冬运中心按照国家体育总局“防疫情、保备战”的工作部署,第一时间致函七个冰雪项目国际组织负责人,通报防控疫情的相关举措,希望国际冰雪大家庭在这一特殊而关键的时期,一如既往地给予理解、信任与支持,为备战北京冬奥会创造平稳、和谐的环境,信函发出后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回复。

    国际奥委会执委、国际雪车联合会主席伊沃·费里亚尼表示“我们是一家人”,相信疫情将很快过去,愿同中国紧密合作,为实现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而共同努力。

    国际冬季两项联盟主席奥勒·达赫林期待与中国继续合作,并祝愿中方团队一切顺利。

    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特·凯斯尼斯高度赞扬了中国采取的快速、有效的措施来遏制病毒的传播,表示“我们的心与中国人民同在,我们为中国人民祈祷,我热切希望能够尽快找到治疗方案,使一切恢复正常”。

    国际冰球联合会主席瑞内·法赛尔对中国所面临的疫情局势表达了诚挚的关心和慰问,相信通过双方紧密合作,可以保证运动员的安全。国际冰球联合会和其本人愿同中方紧密合作,竭尽全力支持中国男子冰球队和女子冰球队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建立并保护中国冰球的奥运遗产。

    国际雪橇联合会主席约瑟夫·芬特向中方对疫情防控和国际体育合作表达了感谢,并且十分欣赏中方所作出的努力。

    国际滑冰联盟主席扬·迪克玛感谢中方及时将疫情防控情况告知国际滑冰联盟,表示国际滑冰联盟官网也发布了疫情防控指南,并期待与中方继续紧密合作,共创中国滑冰运动美好未来。

    国际滑雪联合会秘书长莎拉·刘易斯表示正如中方认真做好运动员训练和赛会组织工作一样,为应对这次突发的疫情,中方在这一非常时期所采取的广泛、及时而有效的措施十分令人钦佩。

    黑龙江省文旅厅印发

    致全省广大文旅企业慰问信,

    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黑龙江省文旅厅昨日印发《致全省广大文旅企业的慰问信》。信中表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全省广大文化和旅游企业胸怀全局、勠力同心、甘于奉献,主动以自己的经济损失换取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以勇于牺牲、同舟共济的坚强意志支持全省疫情防控阻击战,体现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念和决心,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对此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信中强调,针对文旅企业面临的困境和遇到的问题,将积极向国家文旅部和省委、省政府争取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渡过难关。以下是文件详细内容。

    新冠疫情致雪场闭门 政府施援手

    改进并提升经营模式 业内临大考

    滑雪产业期待涅槃重生

    北京青年报(记者张昆龙)报道,北京雪场停业,崇礼雪场停业,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经营者期待已久的“生意旺季”不得不过早结束。毫无疑问,这个以雪为生,以冬为业的产业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大考”。无论是政府部门出台政策保驾护航还是所有从业者都没有轻言放弃,都让我们感到,或许久被搁置的单一雪季经营模式,会在阵痛中得到拓宽和提升,整个滑雪产业,能否实现一次“涅槃重生”?

    ▲ 图片示意:停业前的北京南山雪场

    ▲图片:亚布力滑雪场(雪托帮自采)

    疫情突发 北京周边雪场提前关闭

    据记者了解,崇礼的很多滑雪场春节前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滑雪套餐和福利套票,为的就是吸引大家能够在这个雪季继续享受滑雪的快乐,甚至很多套票都已经销售一空。不过由于疫情的出现,这一切最终都成为了泡影。这也让绝大多数老板背负了压力,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没想到一夜之间变化这么大”。虽然大家都希望能够多坚持几天,但是随着1月29日,渔阳滑雪场正式宣布雪场停业,京城的滑雪场地就此结束了他们在这个雪季的营业。

    33岁的李华(化名)就是其中的亲历者,过去几年在北京兴起的冰雪热让从小就喜欢运动的他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在家门口的雪场担任一名教练,这样既能滑雪过瘾,还是一份说出去体面的工作,而他这一干就是3年。据他介绍,原来到了春节期间,他每天忙着带学员,上小课,连吃饭都得挤时间,而过去两年时间里,他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但积极参加所在单位举办的各种培训,还考取了滑雪协会认证的教练员等级证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投身滑雪教育事业做好了一切准备。不过疫情的突然爆发,让一切回归到了原点。自从他所在的雪场上月底关门之后,李华也就暂时不用去上班了,他目前能做的就是在家等通知。

    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披露,但是此前有媒体报道,1月份去崇礼滑雪的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大约14%,酒店入住率同比下降了19%,考虑到春节假期的营业额基本可以占整个雪季收入的三成左右,这种影响的确是千万数量级的。至于客流量的下降,就更不用说了。

    相比其他行业所存在的淡季和旺季,当下的冰雪产业其实只有“旺季”一说,因为过了每年的12月到2月这宝贵的雪季,其他时间段整个行业似乎都处在一个调整和储备的阶段,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雪场转型的重要性。

    疫情当前,无论是崇礼的雪场还是北京的雪场,经营者们还是本着为自己负责,同时也是为社会负责的态度,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关闭的决定。北京石京龙滑雪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向晨接受采访时算了这样一笔账,春节期间是雪场营业额的巅峰时段,因为此时的游客数量是平时的三倍,提前关门至少将会损失四成左右的收入,这还不算退票、退卡等等一系列的善后服务。以记者的亲身经历来看,过去两年的春节期间,京城某些本不怎么火爆的雪场都会出现排队的情况,就更不用说条件不错的场地了,毕竟滑雪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即便遇到如今临时关门停业等情况,目前京城和周边的雪场老板们还没有退缩或者退出不干的意思,而他们也从政府那里率先吃到了一颗定心丸。

    在雪场工作的李华(化名)虽然现在正经历着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但是他仍然表示,相信当我们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之后,滑雪依然会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毕竟困难只是暂时的。

    政府及时出台政策 伸出援助之手

    过去几天,包括市政府、市体育局以及市社保基本管理中心在内的政府主管部门接连出台了涉及冰雪产业有关的文件和政策法案,稳定了军心。2月5日,市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下文简称《措施》)。其中对于“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以及“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营”3个部分共明确了16条措施。而对于冰雪产业,《措施》第五条明确指出,对受疫情影响的滑冰滑雪场所给予适当额度用水用电补贴。

    此外,《措施》还指出,中小微企业承租京内市及区属国有企业房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要求坚持营业或依照防疫规定关闭停业且不裁员、少裁员的,免收2月份房租;承租用于办公用房的,给予2月份租金50%的减免。对承租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业主(房东)为租户减免租金,具体由双方协商解决。这对于一些冰雪培训机构来说则有着积极的意义,毕竟现在停业的情况下,少花房租,也是少了一份不小的开销。

    2月7日,北京市体育局也发布了《关于申请受疫情影响滑冰滑雪场所水电补贴的征集公告》,《公告》明确指出,各区体育局,各滑冰滑雪运动项目经营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上报工作,而具体的本次补贴对象为: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合法经营资质(证照齐全,滑雪场所需持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连续3年面向社会开放的滑冰滑雪运动项目经营单位(滑冰场所指全年运营的室内冰场)。这样一来,那些合法的冰雪产业经营者们的压力将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就在同一天,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联合发布《关于发布参保单位(个人)延长社会保险缴费具体办法的通告》(简称《通告》)。《通告》指出,在本市正常参保缴费,属于旅游、住宿、餐饮、会展、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教育培训、文艺演出、影视剧院、冰雪体育行业且经市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确认的企业可延长缴费至7月底。政府职能部门这一揽子政策的出台,也表明了对于冰雪产业的扶持力度。

    企业自救从探索全新经营模式开始

    “我们现在希望能先得到政府的扶植基金,帮助滑雪场先补元气,然后再配合相关政策上的支持,才能有信心去探索别的经营途径。”说这话的是密云南山滑雪场总经理胡卫,和他持有同样观点的还有一些京城的雪场老板。的确,作为滑雪产业中的一员,这些商人并非不想去探讨新的生存方式和经营模式,但前提是他们需要先“活下来”。胡卫还表示,其实很多雪场都在探索全新的经营模式,比如四季经营等等,不过这也需要各个部门的全力支持才可以,毕竟接洽项目之后,需要有很多问题解决,只有这样,企业才真的倾力投入,转变这种单一靠雪季来维持雪场运转的传统经营模式。

    据了解,转变经营理念或者探索新的经营模式,这样的话题在滑雪圈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毕竟过去20年时间里,无论是国内还是京城的雪场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非雪季的时候,如何运营场地?如何最大程度发挥它的作用而不是荒废,其实类似山地自行车、越野跑甚至夏令营等等活动都曾偶有举办,但却没能形成常态,核心还是场地周边并未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单单一个场地是承接不了这些内容的,只有全方位提升了周边的配套,这一切才能成为可能。

    比如崇礼的太舞滑雪小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去年夏天在那里举办的斯巴达勇士赛吸引了超过一万人前来参加,之所以选址在那里,就是因为当地出色的配套设施,除了完美的场地条件之外,住宿、餐饮等旅游资源的齐备也让大型活动的举办成为了可能,而如今,京城内的不少雪场也在试图转变传统的经营思路,吸引更多的赛事来到场地举办,最大程度提升场地利用率。尤其是现在自驾越来越方便,也让在各个城区举办活动都成为了可能,顺带还能推动当地的旅游产业,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新方式。

    对于这种模式的变化,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滑雪场需要形成规模化的发展,才能看到经营方式的转变。他说:“探索新的经营模式是我们经历这次考验后需要思考的,但同时,还有如何转型的问题。”以目前北京市的雪场为例,规模不够是当下的现状,也是阻碍他们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当各个雪场形成规模化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和其他行业完成对接或者通力合作,这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匹配,才能让这个行业转变以往单一的发展模式。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冰雪产业

    风雨同行 共克时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